3月16日下午14:00,万白安教授参加“海外中国哲学研究”首届学术研讨会,参会论文题目:Knowledge and Action in Chinese Philosophy(中国哲学中的知识与行动)。
万百安教授以“Knowledge and Action in Chinese Philosophy”为题,讨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识与行动之关系,从德性伦理学的角度厘定了儒家哲学的理论特点和学术关怀。
万百安教授从《大学》中的“诚意”概念出发,考察了朱熹和王阳明对“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慊”这段话的疏解,并对海外汉学家们对“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”的英语翻译进行对比,当然万教授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汉学家,他自己也对这段话给出了翻译:“……loving a lovely sight”,以确定“恶恶臭,好好色”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。以此,万白安教授进一步引出关于知与行的关系问题。
万白安教授又从宋明理学中的知行关系入手,尝试解决哲学领域认识与行动的内在关联问题。他梳理了宋明理学张载、二程、朱熹、王阳明有关知行关系的论述,提出了中国哲学在内在德性、认知与道德行动方面的三层动态模式。万白安教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,对于朱熹来说,有关善恶的知识并不必然导致正确的行动,如好好色一般地好善、如恶恶臭一般地恶恶,是一种技能和成就,是一种确定文化进程的结果;而王阳明则相信“知行合一”,对善恶的认知必然导致正确的行动,知善就已经是像好好色那样地好善了,知恶就已经是像恶恶臭那样的憎恶恶了。
万白安教授的报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,与会学者就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关系问题展开了争论,万教授针对学者们提出的问题,一一作了回应。